SIA大讲堂 | 中科院科学家进校园,探究数学魅力
日期:2024-10-13 发布人:zxadmin 浏览量:128
操作>>
初中部从七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实施学涯规划课程,为了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更明确的目标,初中部定期开展优秀企业家进校园、科学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,通过成功人士分享 “成长、成才、成功”和“创业、创新、创造”的故事,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,拼搏意识,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做合理规划,提高未来竞争力。
主题演讲
主讲嘉宾
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,博士。长期从事数学机械化,包括定理机器证明、符号计算及信息安全的数学建模和算法分析及构建工作。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、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,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。
担任过国家攀登项目“机器证明及其应用”“数学机械化及其应用”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“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”的专家组成员。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。先后培养指导了30余名研究生毕业,其中21人获博士学位。

刘教授首先明确了数学的定义,即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和形状的学科。从整数到超越数,数学覆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,它不仅关注数字本身,还包括几何图形的研究。数学的内涵丰富多样,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计算到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,都能找到它的身影。
接下来,刘教授强调了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。数学不仅是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基石,如在无人机群研究中的应用,同样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比如在估算地理区域面积或进行建筑设计时。刘教授引用了华罗庚和吴文俊两位杰出的中国数学家的事迹,展示了数学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。通过足球表面图案的设计引入欧拉公式,刘教授说明了即使是简单的物体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原理。
在认识数学方面,刘教授通过勾股定理及其扩展问题的讨论,展示了数学难题的挑战性和研究的深度。费马大定理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未解之谜,其最终被怀尔斯教授解决的故事,体现了长期投入与个人兴趣对数学研究的重要性。
刘教授还介绍了日耳曼因受到阿基米德的启发而投身数学的故事,以及吴文俊提倡的“33制学习方法”,强调了深入理解与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。学习应当遵循预习、深入学习与反复琢磨三个阶段,确保知识的掌握与跨学科的应用。
最后,刘教授讨论了天赋在数学研究中的作用。通过菲尔兹奖得主及广中平祐的事例,他指出天赋与努力相结合是取得成就的关键。刘教授还强调了导师的重要性,好的导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,但最终的成功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。数学研究需要知识、实践与天分三要素的结合,而持续的学习与实践尤为重要。数学领域存在不完备性,数学家们面对未知应保持开放和创新的态度。
这次富有启发性的讲座圆满结束。学生们获益颇丰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。通过这次活动,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数学的理解,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学习的热情,为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提供了动力。